網站搜尋:

內容管理:5月2日健康課程-桃園市大溪區中興國民小學-優質教育國小

發佈者:ches914 / 發佈時間:2022-04-27 / 內容狀態:啟用中

1.檳榔學名Areca catechu)一詞可指其植株或嫩果,別名儐郎、賓門、螺果、仁頻、仁榔、洗瘴丹、仙瘴丹、台灣口香糖[2];臺語「菁仔」是指未加工的檳榔嫩果。檳榔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,主幹可長至二公丈高。「檳榔」一詞源於馬來語「pinang」。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,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熱帶地區、東非大洋洲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檳榔是第一類致癌物

2.食用

檳榔果實採收期自每年5月開始至翌年4月,9、10月為盛產期。果實僅供嚼食,不宜吞食;一般嚼食其未成熟果,採收時內部種子仍未硬化,胚乳仍呈流質或糊狀。咀嚼時可以荖葉(荖藤的葉片)包覆、剖開塗上紅灰或白灰再夾入荖花(荖藤的果穗)、亦可直接嚼食新鮮嫩果;東南亞則常咀嚼處理過後的檳榔乾。檳榔口感若要好,需種植於亞熱帶海拔400-900公尺,在這個海拔範圍所生長的檳榔其價格也最高。檳榔的肉穗花序,也可炒食。

3.成分

檳榔具有生物鹼,其成分主要是檳榔鹼檳榔次鹼,檳榔果實含有濃縮單寧原花青素),此原花青素尚未證實具有抗老化「自由基」的作用,咀嚼果實有些微成癮性,萃取物已證實有抗抑鬱效果。檳榔吃後會面紅耳赤,如醉酒一般,蘇東坡寫過「兩頰紅潮增嫵媚,誰知儂是醉檳榔」、「暗麝著人簪茉莉,紅潮登頰醉檳榔」的詩句。檳榔鹼曾被用來治療寄生蟲(絛蟲鉤蟲蛔蟲蟯蟲薑片蟲等),但具有致癌性。

4.致癌物質

2003年,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,確定了檳榔子屬於第一類致癌物,證實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。

5.倒吊子檳榔

「倒吊子檳榔」跟一般檳榔的大小顏色一樣,唯一的不同在於一般檳榔都是朝下生長,但是「倒吊子檳榔」是朝上生長,雖然只有生長方向不同,但許多人誤食「倒吊子檳榔」後會很快出現中毒症狀,死亡率也不低。

一般都認為「倒吊子檳榔」的生物鹼含量高出一般正常生長方向的檳榔許多,但臺灣高雄醫學院實際將「倒吊子檳榔」以及一般檳榔進行分析, 卻意外的看不出兩者的檳榔鹼含量有明顯的差距。因此「倒吊子檳榔會致命」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[

 

影片連結:

1.吃檳榔對身體的危害:https://www.bing.com/videos/search?q=%e6%aa%b3%e6%a6%94&&view=detail&mid=F06207CF564DC62F847EF06207CF564DC62F847E&&FORM=VRDGAR&ru=%2Fvideos%2Fsearch%3Fq%3D%25e6%25aa%25b3%25e6%25a6%2594%26FORM%3DHDRSC3

2.口腔癌的殺手:https://www.bing.com/videos/search?q=%e6%aa%b3%e6%a6%94&&view=detail&mid=02DF821716C80C657A1502DF821716C80C657A15&&FORM=VRDGAR&ru=%2Fvideos%2Fsearch%3Fq%3D%25e6%25aa%25b3%25e6%25a6%2594%26FORM%3DHDRSC3